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412章 师父,换个地方咋样?

第1412章 师父,换个地方咋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海启,万里长江入海口的所在,与沪海隔江而望。

近代轻工业、纺织、化工行业的起始之地,归其根源,还是始于张謇先生。

只不过这些都不如另一个特产出名,那就是教育,再确切点说,高考。

江湖传言,如果高考前到通州旅游,成绩提升5%,要是到海启,还能再提5%。

两千年后,全国高考中考的学生,要说没做过这里的卷子的,应该没几个。

数学卷子堪比破案,让你算完酸梅汤配方比例后突然问,山楂够不够喂饱一只青蛙?语文卷子像历史,一眼千年。英语卷子像在给懂王当新闻发言人。

总之,这里的习题试卷,总能让人在抓狂、无奈、生不如死之间反复横跳。

作为这里的地头蛇,宗桑的面子比在东如要大得多,人熟地熟。和李乐和李泉说,家里有没有孩子想要高考的,可以来这边借读,一本率八成以上的学校,包办。

李泉问了句,这样的学校,这里有几个?答曰,九成以上的三个,八成以上的四个,平均一本率六成左右。李泉听完,只觉得恐怖如斯,这可是一本率啊。

李乐倒是笑了笑,解释了一嘴,别看这个,你还得看,中考就已经刷掉了六成的学生的事实。

怀着对“高考圣地”的无限“崇敬”之情,李乐哥儿俩,进了海启的地界。

和县里的头头,还有那家叫启华的国营造船厂的人见面,约在了第二天。宗良地问要不要先去家里坐坐,然后晚上一尽地主之谊,吹拉弹唱的都安排上。

李乐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去了帐篷厂,毕竟这里除了是用兜里的“体己钱”投的项目,还牵扯到后面的一系列安排,总不能一直当甩手掌柜的,得看过才心安。

当初收购的时候,李乐按比例,高估了宗良地的股份,给了五个点的钱股和五个点的管理股。

而宗良地显然也明白,小李总嘴上说不怕亏,亏了算他的。可给了自己这么多登记在册的股份,肯定不能真亏了,所以经营起来颇为用心,把这个改名后,叫“城垒空间”的公司,当做自己人生的第二“春”来经营。

厂子在海启经济开发区的南边,一块临江的地方。

地方不大,整个数下来,也就十几亩,四个厂房,外加一个办公楼和一片当做员工食堂的辅楼和一处正在用自家产的板材搭建的四层员工宿舍。

“嚯,可以啊,宗老板,这地方让你收拾的,看着还挺规整。”

进了厂区,下了车,李乐就对宗良地笑着,指了指大门口的一溜七八个款式的的箱式板房,“这都是厂里生产的?”

“对。在图片上看,不直观,我就直接把现在的几个产品给搭建了起来,客户一来,就能瞧见,还能到里面坐坐,实地体会一下。”

李泉一旁瞅见,也说道,“怎么感觉不像是活动板房?怎么这几栋还带檐带角的?搞得和古建筑差不多?”

“啊,那是我们今年的新产品,突出一个古风古韵,一般都是给像公园、景区提供的。”

“走,瞧瞧去。”

几人从左到右,把几个板房挨个逛了。

宗良地原以为只是看看,却没想李乐从进了第一间板房,就一直在问。

“咱们现在主要采用什么材料的?”

宗良地没说话,把儿子宗光宗给推了出来,宗光宗先是一愣,随即说道,“彩钢夹芯板芯材分两种,这种白色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每平米重量18公斤。”

“现在大部分工地临时宿舍用的就是这种,隔热效果不错。还有这种岩棉芯材的,防火性能好,0.5毫米镀锌彩钢板,中间夹的是玄武岩纤维棉。”

“去年姑苏地铁和今年燕京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的就用的是我们这种岩棉芯材的型号。”

“防火性能检测报告怎么说?”李乐接过两块样品,比了比厚度和中间材料。

“九七年的国家标准Gb8624,这种模塑聚苯乙烯泡沫能够达到b2标准,岩棉板的能达到b1标准。”

“价格能差多少?”

“赶工期用聚苯乙烯芯材,每平米能省11块。”

“框架用的什么?”李乐又问。

“宝钢1.2毫米镀锌c型钢。”宗光宗倒也不用想,张口就来。

“结实?”

“结实,就前几天,台风云娜登陆时,我们搭在浙省工地的28间板房,除了个别损坏,基本都扛住了。有质检报告,抗风压达到0.54千牛每平米。”

“这密封胶条,遇到连续雨天,防水怎么样?”

“咱们的产品,用的都是陶氏的胶条,今年五月份,桂区北部湾南港一个企业的临时仓库用的就是这个工艺,三天暴雨没漏一滴水。”

李乐凑近观察接缝处,“听说有些板房用半年就生锈?”

宗光宗笑道,“小李总,实话说,那是冷轧板没做热镀锌。”

伸手给指着,“咱们的钢板双面镀锌量120克,保证三年五年不带生锈的。”

“这话有点儿过了啊。”李乐敲了敲板子,“不过,宗老板,年底,你就不用从别地方买镀锌钢板了。”

“小李总,什么意思?”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对了,除了工棚,别的地方的应用最多的是干什么?”

“像一些中小学的临时校舍。海启一中今年扩建,现在就在用我们板房搭临时教室,装了吸音棉和塑钢窗,有些家长还以为是新教学楼。”

宗光宗说完,宗良地又补充道,“还有一些夜市摊位和街边的书报亭,和一些工厂的试验房,一些类似不锈钢台面这样的,能直接嵌在墙体内。”

等走到另一栋两层高的板房,李泉来了兴趣,问道,“这个带落地窗的挺有意思哈?是给哪家做的?”

“这是给鹏城的一家度假区,他们试运营需要临时民宿,我们就给设计成坡屋顶带观景阳台的联排屋,外墙喷涂仿木纹涂料,每间配实木地板和整体浴室,就是现在这样的。”小宗领人上了二楼,推开一扇折叠玻璃门,“这上面也是给一家售楼处做的可拆卸包厢,墙面用的实木装饰板。做高端接待中心.....”

听完介绍,李乐下楼冲宗良地笑道,“宗老板,不错啊,这厂子交给你,还真搞出花样了。”

“其实,还是多亏了你前几次发邮件,给设计部的建议,他们才能受启发弄出这些花样来。”

“我就一说。”

“对,你是一说,老板张张嘴,底下跑断腿。”李泉揶揄道。

“噫~~~~”

回头,再瞅瞅这一溜样板房,李乐问宗光宗,“耀....是,假如说,最基础的,50间平面宿舍,配备一个食堂和两个厕所,最快多久能装完?”

宗光宗想了想,“如果场地平整好,10个工人过去,宿舍三天起框架,七天通水电。厕所化粪池要现浇混凝土,得加两天。”

“太慢,去掉不必要的装饰,最简单的能遮风挡雨住人的,我说最快,人手管够的情况下。”

“七天。”

“五天呢?”

“那得连轴转。”

“全部模块化,可折叠,保证安全坚固情况下,后考虑水电,只要求先能住人,三天行不行?”

“可以试试。”

“那就干!”

“可,为什么要这么快?”

“与天斗!”

。。。。。。

晚上,宗老板暗示的吹拉弹唱,被李乐以“寡人不好”,“义正言辞”的给拒了。

但是腌烧蟛蜞、生呛红芒子、笃蹄髈、煠咸肉、红烧山羊肉、面拖蟹、文蛤饼、葱油泥螺、油浸吕四带鱼、清蒸梅子鱼、盐齑汤,最后黄鱼汤面溜溜缝的一桌菜,让李乐美美的吃了个肚圆。

第二天起床,一打嗝儿,嘴里都是一股子江海的味道。

一早去了一趟启华船厂,转了一圈儿之后,李泉对李乐说,要是和昨天的盛和比起来,这家船厂,就像是被犁了一遍,设备上还写着“大干快上”,厂区里满目疮痍,几个厂房也都成了危房和小动物们快乐的家园。

怪不得三次流拍,就这些只能拆了卖废铁的地方,最值钱的估计就是那个造船的资质和三百亩地和实际长度1400米的岸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